CATii 開始採用分級會員制囉!申請帳號即為基本會員,可免費享有基本服務;升級 VIP 會員可享有更專業更便利之服務,登入帳號後請至 [帳號明細] 升級會員資格。
系統資訊
開新檔案
開啟舊檔
儲存檔案
執行程式
選擇檔案
[ *.ccd ]
開啟檔案
開範例檔
Email
密碼
忘記密碼?
請輸入註冊之 Email
系統將寄送密碼至您輸入之 Email 信箱,請稍候!
淺基礎
淺基礎承載力分析
淺基礎RC設計
基樁
單基樁承載力分析
多基樁承載力分析
(批次計算列表)
基樁側向力分析
擋土牆
擋土牆穩定性分析
擋土牆RC設計
深開挖
支撐式擋土壁貫入深度分析
懸臂式擋土壁貫入深度分析
懸臂式擋土壁設計
常用擋土壁性質
RC
圓形柱RC設計
矩形柱RC設計
淺基礎RC設計
擋土牆RC設計
鋼筋性質
RC載重組合
耐震規範
地震靜力計算
地震動力計算
地震加速度查詢
土壤力學
土壓力係數計算
土壤液化潛能分析
結構分析
型鋼容許承載力分析
矩陣計算
水土保持
降雨強度分析
渠道流速流量分析
排水渠道設計
沉砂滯洪池估算
排水+沉砂滯洪設計
常用工具
常用型鋼性質
常用擋土壁性質
鋼筋性質
設計項目
設計型態
排水渠道設計
僅設計排水渠道
沉砂滯洪池設計
計算沉砂滯洪池量體,設計出水口、溢洪口,不設計排水渠道
排水渠道 + 沉砂滯洪池設計
設計排水渠道,計算沉砂滯洪池量體,設計出水口、溢洪口
永久性 / 臨時性
永久性排水渠道設計
臨時性排水渠道設計
降雨強度分析條件
計算方法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Talbot形式
Sherman形式
Horner形式
I
t
T
/I
60
25
= (G + H×logT)×A/(t + B)
C
重現期距(渠道設計)
T
=
(yr)
年平均降雨量
P
=
(mm)
重現期25年延時60分之降雨強度
I
60
25
=
(mm/hr)
係數自動計算
自動計算 A、B、C、G、H 係數
係數
A
=
係數
B
=
係數
C
=
係數
G
=
係數
H
=
集水區條件
集水區分區定義方式
開發前、中、後,分區相同
開發前、中、後,分區不同
集水分區數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分區
編號
開發
情況
集水
面積
水文
土壤流失
逕流係數
漫地流
長 度
漫地流
速 度
坡 長
水平距
坡度
覆蓋管理因子
水保處理因子
開發前
開發中
開發後
開發前
開發中
開發後
開發前
開發中
開發後
開發前
開發中
開發後
A
C
1
C
2
C
3
L
1
V
1
ℓ
θ
1
θ
2
θ
3
C
m1
C
m2
C
m3
P
1
P
2
P
3
(ha)
(m)
(m/s)
(m)
(°)
(°)
(°)
開發整地
未開發
剪下
複製 Ctrl + C
貼上 Ctrl + V
刪除
註:未開發之集水區請將 C
1
、C
2
、C
3
與 θ
1
、θ
2
、θ
3
與 C
m1
、C
m2
、C
m3
與 P
1
、P
2
、P
3
各別輸入相同數值,否則視為已開發
排水渠道設計條件
永久性
排水系統數量
1
2
3
4
5
表格欄寬調整:
渠道斷面示意圖
[ 矩形溝 ]
[ 管涵 ]
[ 箱涵 ]
[ U形溝 ]
[ 梯形溝 ]
[ 抛物線形溝 ]
[ 半圓形溝 ]
[ L形溝 ]
剪下
複製 Ctrl + C
貼上 Ctrl + V
刪除
A
渠道單元數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渠道編號
渠道型式
節點編號
鄰接集水分區特性
渠道縱向排水特性
渠道橫斷面特性
上游節點
下游節點
分區
編號
集水
面積
逕流
係數
漫地
流長
漫地
流速
上游
高程
下游
高程
渠道
長度
渠道
流速
曼寧
係數
渠底
坡度
渠寬
管徑
渠道
深度
側邊
斜率
側邊
斜率
截角
寬度
A
C
L
1
V
1
EL
U
EL
D
L
2
V
2
n
S
W/D
H
S
1
S
2
k
(ha)
(m)
(m/s)
(m)
(m)
(m)
(m/s)
(m)
(m)
(m)
矩形溝
管涵
箱涵
U形溝
梯形溝
拋物線形溝
半圓形溝
L形溝
nA00
曼寧公式(人工渠道)
芮哈公式(天然河道)
註:(1)表格第一列定義為最下游之渠道單元,節點 nA00 為排水系統最下游出口
(2)渠道單元鄰接一個集水區時請直接選取集水區編號,鄰接多個集水區時請點選最右側細部設定
(3)盲溝或暗管無鄰接集水區,請將集水區編號空白
(4)每一集水區僅能關聯一個渠道單元,欲多個渠道單元共用一個集水區時請將集水區再細分
剪下
複製 Ctrl + C
貼上 Ctrl + V
刪除
進階分析設定
節點處上、下游高程設定
節點上、下游高程必需相等
點選此項時,節點 ( 渠道交匯處 ) 之上、下游渠底高程必需相同;若節點為跌水井或連接管匯入箱涵...等情況,取消此項時節點之上游渠底高程可高於下游渠底高程
渠道出水高度檢核規範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
雨水下水道系統規劃原則檢討
最大容許流速設定
不限制最大容許流速
最大容許流速
(m/sec)
設定最大容許流速清單
最小容許流速設定
不限制最小容許流速
最小容許流速
(m/sec)
設定最小容許流速清單
抛物線形溝之水力半徑 R 計算法
積分方法
水土保持水冊公式
以積分方法計算濕周 P 再計算水力半徑 R 為精確值;以水土保持水冊公式計算之水力半徑 R 為近似值
開發中
、
開發後
集流時間 t
c
之分析及設定
t
c
= t
1
+ t
2
以迭代方法計算 t
c
渠道之水理計算與集水區之水文分析互相回饋迭代,計算 t
c
理論值
流下時間 t
2
設為零
逕行將渠道之流下時間 t
2
設為零
集流時間 t
c
設定為
(min)
逕行將集流時間 t
c
設為定值
設計資訊
計畫名稱
計畫編號
設計人員
設計說明
計算書設定
計算書輸出檔名
使用預設檔名
使用自訂檔名
輸出檔名
.xls
計算書標題設定
不使用標題
使用預設標題
使用自訂標題
計畫名稱
主 題
Loading......
關於 CATii
程式版本
CATii.swc V1.0200830
更新資訊
V1.0200830
新增是否自動計算 A、B、C、G、H 係數之功能
V1.0200808
新增滯滯洪池總量管制設計之功能
調整計算書格式
V1.0200525
新增定義集水分析開發情況之欄位
關閉集水區分區定義方式(預設只能選擇開發前、中、後,集水分區相同)
V1.0200523
調整進階分析設定中開發前集流時間之分析設定說明
調整計算書中滯洪池集流時間採用之相關說明
新增沉砂池設計需求(沉砂設施容量與泥砂生產量之關係比例)
V1.0200519
新增行動水保服務網查詢 R
m
、K
m
之連結
V1.0200518
調整沉砂滯洪池設計輸入條件選項
V1.0200517
調整集水區參數輸入表格頭
計算時用不到之集水區資料不需要輸入
調整泥砂生產量計算書輸出式
V1.0181025
調整計算書之渠道斷面示意圖
V1.0180603
排水系統輸入表新增調整欄寬功能
V1.0180601
使用排水渠道+沉砂滯洪池設計功能時,臨時性排水系統數量可以為 0
V1.0180531
新增集水區重複選取之防呆功能
新增註解
排水系統圖加註集水區編號
V1.0180518
新增 R
m
、K
m
之 GIS 查詢功能
V1.0180516
沉砂滯洪池設計功能上線
排水渠道+沉砂滯洪池設計功能上線
V1.0180310
排水渠道設計新增流下時間 t
2
設為零之功能
調整集流時間 t
c
設為定值時計算說明文字
原網址 ChannelSWC.aspx 修改為 SWC.aspx
V1.0180310
排水渠道設計新增集水區分區定義方式
修正/新增表格選取剪貼功能
V1.0171113
排水渠道設計新增節點處上、下游高程設定之功能
V1.0171111
新增排水渠道設計之功能
V1.0171110
調整渠道流速流量分析抛物線形溝計算輸入項目
V1.0171102
部分輸入項自動計算後自動回復焦點
V1.0171006
初始狀態修正(抛物線形溝之水力半徑 R 計算法選項位置)
V1.0170930
修正 L 形溝輸入條件
調整 U 形溝可分析 y ≦ W/2 之情況
V1.0170915
調整集流時間分析輸入條件
調整降雨強度分析輸出格式
V1.0170905
拋物線形渠道流速流量分析時,新增水力半徑 R 之計算法選項
渠道形式新增半圓形溝
V1.0170904
新增渠道流速流量分析之功能
V1.0170629
新增計算集流時間之功能
調整程式頁面網址
V1.0170627
系統上線
開發團隊
程式設計
高世鍊
系統維護
大也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排水渠道分析設計結果摘要
下載詳細計算書
關於 R
m
及 K
m
查詢點 ...